【原文】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【原文】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
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說而應乎乾,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序卦:物畜然後有禮,故受之以履。履,禮也。天上澤下,上下之分,尊卑之等,禮之所由起也。履,行也。制行莫如禮,動容周旋皆中禮,盛德之至也。惟聖人然後可以言人倫之至。曰: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虎,西方之獸也。兌,西方也,有虎象。虎尾在三,而五陽履之,履虎尾之象也。履虎尾,蹈危機也。人惟履患難,而不為患難所傷,然後為履道之亨。此古人制行必以禮,喜怒哀樂有常節,尊卑貴賤有常級,飲食起居有常處,耳目手足習熟乎此,無敢過而不及也,則異時死生利害之變,卒然遇之。若平時虞舜歌南風,文王演周易,雍容暇逸,恐懼不足以累其心,此特踐形之至者能之,而學者由禮以入也。平時耳目聲色之娛,不足以動念,則異時死生利害之變,不足以易其所守。履虎尾而不咥,然後可以見踐履之熟。狼跋之几舄,陳、蔡之絃歌,至生死交變乎前,而此心不亂,其必有道矣。彖曰:履,柔履剛也。六爻一柔履五剛也,剛不足以制天下之剛,惟柔足以制之。虎尾在三,而五爻皆剛,非履之善也,故必以柔履說而應乎乾。兌,說體也。乾,純剛也。純剛非履之善,須用說體以應之,然後得剛柔之中。是以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故初素履,二坦履,四愬履,上九視履,皆柔履也,皆用說應乾也。剛中正,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也。五,君位也。君位須用剛履,然後不疚而光明。蓋患難在三,初、二、四、上爻,履患難者也,當用柔履。五,君位,人君去天下之患難者也,不當言履患難,故五爻曰夬履。夬,决也。用剛一决,去天下之患難也。此文王盡發在三爻,曰眇能視,跛能履,謂諸爻言也,即彖所謂柔履剛說而應乎乾也。武人為于大君,謂五爻言也,即彖所謂剛中履帝位而不疚,光明者也。以虎尾在三,故文王於三爻發其義,夫子又就彖中詳言之。學者以彖觀三爻,以三爻質上下五爻,則履卦之義明矣。
【原文】象曰:上天下澤,履,君子以辯上下,定民志。
上天下澤,禮之所由起。君子辨上下,定民志。先王觀象制禮,以節人心。名教等級,升降揖遜,皆有常節,所以習人于死生利害之變也。民志既定,然後可以履患難。守魯之義,絃歌如故;壞宅之變,絲竹不絶。此無他,志定故也。
【原文】初九:素履,往,无咎。
【原文】象曰:素履之往,獨行願也。
虎尾在三,而上下五剛皆履之。初處下卦之下,虎尾在下體之上,人之涉世舉足,皆危機也。惟能素其位而行,則各安其當然之分,而不䧟危機。故素富貴行乎富貴,素貧賤行乎貧賤,素患難行乎患難。以此而往,何咎之有?象曰:獨行,願也。蓋所願者在我,人惟所願乎外,故蹈危機而不自知也。
【原文】九二: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幽人貞吉,中不自亂也。
虎尾在三,而二近之,危機在前,非可履也。當求坦道以履,所謂脚踏實地也。當如幽人守貞則吉。二得中,故能守貞。象曰中不自亂,謂此。
【原文】六三:眇能視,跛能履,履虎尾,咥人,凶。武人為于大君。
【原文】象曰:眇能視,不足以有明也;跛能履,不足以與行也;咥人之凶,位不當也;武人為于大君,志剛也。
虎尾在三,此位乃危機之所在也。凡履此者,必如眇者之視,然後謂之能視;必如跛者之履,然後謂之能履。象曰:不足有明,不足與行。蓋眇者惟不足于明,故其視必審;跛者惟不足于行,故其動必謹。若自以為有餘,則必猖狂而妄動。曰履虎尾,咥人,凶,此機不當履,則必為所傷。自此以上,為初、二、四、上爻言也。曰素履、坦履、愬履、視履,皆致審致謹之意。武人為于大君,為五爻言也。大君之位當用武,不如是不足以去天下之患難,故五曰夬履。夬,决也,視天下患難所在,而以剛决也。象曰:志剛也。去天下之患難,必有自強之志而後可。如漢之桓、靈,唐之敬、穆,豈足以去天下之患難?正緣虎尾在三,故為諸爻發義。
【原文】九四:履虎尾,愬愬,終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愬愬,終吉,志行也。
虎尾在下,而四在上,是履虎尾者也。愬愬,畏懼貌。有畏懼之志,則不至于輕舉妄動,以蹈此危機也,故終吉。象曰:志行也。蓋畏懼乃所以行其志也。如孟施舍之畏三軍不勝,乃猶勝也。顔子之犯而不校,乃所以為大勇也。
【原文】九五:夬履,貞厲。
【原文】象曰:夬履,貞厲,位正當也。
九五,君位。夬,决也。視天下患難之所在,或在權臣,或在宦官,或在女子,或在小人,或在夷狄。五威福之權在已,一决而去之可也。區區而守貞,不發則必危,故曰貞厲。象曰:位正當也。以其所居之位正當,故可以用夬履。
【原文】上九:視履,考祥其旋,元吉。
【原文】象曰:元吉在上,大有慶也。
上九處履之終,囬視吾之所履,六爻皆得履之當,則可以考祥。降祥在天,不必考之于天,即視吾之所履,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,使吾之動容皆中禮,則為盛德之至,而天人之意可合矣。故曰其旋元吉,至此履道亨矣。象曰:大有慶也。夫禍福無門,惟人所召。古人不求福于天,而求福于已,盡易之道,則可以酬酢,可以佑神矣。夫子曰:我祭則受福。又曰:吾之禱久矣。此豈可辦于臨事之頃哉?其平時陟降,固與鬼神同其吉凶矣。履之有慶,當以是觀。
西谿易說卷二
【点校底本】:欽定四庫全書
【资料录入】:丁不二
【初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【再次点校】:暂无(点此查看点校说明)
【负责版主】:待申请(点此查看申请说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