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易经十翼]系辞•下传-[宋]司马光撰《温公易说》

| 易经注解| 2022-12-26 15:55:11| 0

【周易十翼】系辞•下传-(宋)司馬光撰《溫公易說•卷六

繫辭下

八卦成列,象在其中矣。

萬物之象以備。

因而重之,爻在其中矣。

羣爻大備,曲盡無遺。

剛柔相推,變在其中矣。

極其變也。

繫辭焉而命之,動在其中矣。

效天下之動,因辭而後明。

吉凶悔吝者,生乎動者也。

不動則無得失。

剛柔者,立本者也。

材性有分。

變通者,趣時者也。

時異事變。

吉凶者,貞勝者也。

正則吉凶不能動矣,故易道貴之。

天地之道,貞觀者也。

以正道示之。

日月之道,貞明者也;天下之動,貞夫一者也。

于文一止則為正。

夫乾,確然示人易矣;夫坤,隤然示人簡矣。

守夫至正故也。

爻也者,效此者也。象也者,像此者也。

此效像天地之正道。

爻象動乎内,吉凶見乎外。

以不見為内。

功業見乎變,聖人之情見乎辭。

天地之大德曰生。

日新

聖人之大寶曰位。

非位不能濟物。

何以守位?曰仁。

人心歸之,乃能保富貴。

何以聚人?曰財。

曰:財所以資物生。

理財正辭,禁民為非,曰義。

三者皆當斷之以義。

右第一章

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,仰則觀象于天。

成象之謂乾。

俯則觀法于地。

效法之謂坤。

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。

鳥獸之文,若的顙黔喙之類;地之宜,若剛鹵之類。

近取諸身,遠取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類萬物之情。

情雖萬端,而聚之不過健、順、動、入、麗、陷、止、說。

作結繩而為罔罟,以佃以漁,蓋取諸離。

包犧氏没,神農氏作,斵木為耜,揉木為耒,耒耨之利,以教天下,蓋取諸益。

日中為市,致天下之民,聚天下之貨,交易而退,各得其所,蓋取諸噬嗑。

神農氏沒,黄帝、堯、舜氏作,通其變,使民不倦。

法久必弊,為民厭倦。

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

變而民莫之知。

易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是以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。聖人守道不守法,故能通變。

黄帝、堯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蓋取諸乾坤。

取諸乾坤,取其上下有分。上曰衣,下曰裳。聖人垂衣裳而天下治,乾尊坤卑之象也。

刳木為舟,剡木為楫,舟楫之利,以濟不通,致遠以利天下,蓋取諸渙。

取諸渙,取其木在水上。

服牛乘馬,引重致遠,以利天下,蓋取諸隨。

重門擊柝,以待暴客,蓋取諸豫。

取諸豫。豫,怠也。柝以警怠。

斷木為杵,掘地為臼,臼杵之利,萬民以濟,蓋取諸小過。取諸小過,

虞仲翔曰:取其上動而下止。

弘木為弧,剡木為矢。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蓋取諸睽。取諸睽,取其先違而後利。

上古穴居而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宫室,上棟下宇,以待風雨,蓋取諸大壯。

風雨,動物也。風雨動于上,棟宇健于下,大壯之象也。

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樹,喪期无數。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,蓋取諸大過。

巽,木也,入也。兌,說也。棺槨衛死者,入于土而生者之情得以夷懌,大過之象也。

上古結繩而治,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,百官以治,萬民以察,蓋取諸夬。

契者,要約也。古之要約,未有文字,相與結繩為識而已。其後浸相欺背,亂不可知,故聖人作為書契。書契既明,則是非立決,夬之象也。

右第二章

是故易者,象也。

立象以盡義。

象也者,像也。

擬諸其形容。

彖者,材也。

各言其本質。

爻也者,效天下之動者也。

舉措隨時。何謂材?材者,天賦之分也。何謂動?動者,感物之情也。

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。

吉凶悔吝生乎動。

陽卦多隂,隂卦多陽,其故何也?陽卦奇,隂卦耦。

陽卦奇一奇二耦凡五,隂卦耦一耦二奇凡四。

其德行何也?陽一君而二民,君子之道也;隂二君而一民,小人之道也。

陽一君而二民以寡御衆,隂二君而一民無常心。

曰:憧憧往來,朋從爾思。子曰: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,天下何思何慮?

憧憧,心動貌,朋類也。夫得喪往來,物理之常也。苟能居正以待物,則往來不足為之累。儻以往來動其心,則夫物之感人無窮,將惟爾所思,各以其類而至,所謂物至而人化物也。天下何思何慮,皆正夫一

日往則月來,月往則日來,日月相推而明生焉。寒往則暑來,暑往則寒來,寒暑相推而歲成焉。往者屈也,來者信也,屈信相感而利生焉。尺蠖之屈,以求信也。龍蛇之蟄,以存身也。

皆因屈以致信。

精義入神,以致用也。

聖人虚一以静,存誠素至,故能精義入神,以致其治世之用。

利用安身,以崇德也。

先治其本。

過此以往,未之或知也。

言此聖人之極致。

窮神知化,德之盛也。

知化,謂修己以安百姓。

右第三章

曰:困于石,據于蒺藜,入于其宫,不見其妻,凶。子曰:非所困而困焉,名必辱;非所據而據焉,身必危。既辱且危,死期將至,妻其可得見耶?

困于石,不量力而犯強敵。據于蒺藜,不度德而居人上。入于其宫,已所有也。不見其妻,失其配輔。

曰: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獲之,无不利。子曰:隼者,禽也。弓矢者,器也。射之者,人也。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,何不利之有?動而不括,是以出而有獲。語成器而動者也。

曰: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,不威不懲。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易曰:屨校滅趾,无咎。此之謂也。

小人之情盡如是,小懲而大誡。懲其小惡,使人戒懼,不至于大。屨校滅趾,止之于下。

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无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无傷而弗去也,故惡積而不可掩,罪大而不可解。易曰:何校滅耳,凶。

積惡貫盈,不得不誅。或先告以禍敗,終不能聽,故曰滅耳凶。

曰:危者,安其位者也;亡者,保其存者也;亂者,有其治者也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亂,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。易曰: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

桑之為物,深根而難拔,叢生曰苞。

曰: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謀大,力小而任重,鮮不及矣。易曰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言不勝其任也。

承輔非才,覆敗美實。其形沾漬,喪國亡家。

曰:知幾,其神乎!

除惡于未萌,銷禍于未形,身安而後國治,百姓莫知其所以然。

君子上交不諂,下交不瀆,其知幾乎!

諂上瀆下,亂之所由生也。

幾者,動之微,吉之先見者也。

吉下脱凶字。

君子見幾而作,不俟終日。易曰:介于石,不終日,貞吉。介如石焉,寧用終日,斷可識矣。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剛,萬夫之望。

見幾而作,戒在不正,故曰正吉。萬夫之望,衆人望之以為表。

曰:顔氏之子,其殆庶幾乎!有不善未嘗不知,知之未嘗復行也。易曰:不遠復,无祇悔,元吉。

庶幾:庶幾近于道,无祇悔。韓曰:祇,大也。

天地絪緼,萬物化醇;男女構精,萬物化生。易曰:三人行則損一人,一人行則得其友。言致一也。

天地男女,皆一隂一陽相匹敵也。三人并進,或哲或愚,莫知適從,無以致治,雖志在于益,而不免于損。故聖賢相遇,一人足矣。

曰:君子安其身而後動。

衆附身安,乃能兼人。

易其心而後語。

彼不我疑,言則見信。

定其交而後求。

先施恩德,無求不獲。

君子修此三者,故全也。

無失。

危以動,則民不與也。

身不能自安,他人其誰附之?

懼以語,則民不應也;无交而求,則民不與也。

審其所以適人,知人之所以求我交者,恩相往來之謂也已。無施于人,而欲望人之施,人誰與之哉?

莫之與,則傷之者至矣。

忿其貪妄,

曰:莫益之,或擊之,立心勿恒,凶。

戒其立心,勿以貪得為常。

右第四章

曰:乾坤,其易之門邪?乾,陽物也;坤,隂物也。隂陽合德而剛柔有體,以體天地之撰,以通神明之德。

易之門,易由此出。乾坤合德而剛柔有體,交錯而成衆卦,然其剛柔各自為體撰故也。乾,陽物;坤,隂物。凡萬物之陽者皆為乾,隂者皆為坤,乾坤相雜而成六子。六子者,非他也,乾坤之雜也。乾坤者,隂陽之祖也。隂陽之精騰為日月,散為水火,鼓為雷風,流為山澤。乾,健也;坤,順也。動、險、止者,健之枝也;入、麗、說者,順之體也。夫乾不專于天也,坤不專于地也。凡事物之健者皆乾也,順者皆坤也,動者皆震也,入者皆巽也,陷者皆坎也,麗者皆離也,止者皆艮也,說者皆兌也。夫八卦者,事之津,物之衢也,所以貫三極而體萬物也。

其稱名也,雜而不越,于稽其類,其衰世之意耶?

雜而不越,雜舉事物以名其卦,而皆有倫理,不相逾越。衰世之意,世衰則憂患多。

夫易彰往而察來,而微顯闡幽。

既兆為往,未至為來。顯者微之,幽者闡之。微顯闡幽者,微其顯,闡其幽也。

開而當名辨物,正言斷辭,則備矣。

斷辭,謂彖也。開釋義類,當其卦名,辨其爻物,正言其吉凶。

其稱名也小,其取類也大,其旨遠,其辭文,其言曲而中,其事肆而隱。因貳以濟民行,以明失得之報。

肆謂不可為典要。

右第五章

易之興也,其于中古乎?

易更三聖,然後能極深。

作易者其有憂患乎?

有憂患則慮事深。

是故履,德之基也;謙,德之柄也;復,德之本也;恒,德之固也;損,德之修也;益,德之裕也;困,德之辨也;井,德之地也;巽,德之制也。

履,德之基。履,禮也,進德必由禮。謙,德之柄,執而用之。復,德之本,反求諸身。損,德之修,克己。益,德之裕,日新。困,德之辨,韓曰:困而益明。井,德之地,韓曰:所處不移,象居得其所也。巽,德之制,發號施令,以為制度也。

履和而至,謙尊而光,復小而辨于物,恒雜而不厭,損先難而後易,益長裕而不設,困窮而通,井居其所而遷,巽稱而隱。

履和而至,禮之用,和為貴。至者,言事倫之極致。復小而辨于物,韓曰:微而辨之,不遠復也。損先難而後易,韓曰:刻損以修身,故先難;無患,故後易。困窮而通,困而不失其所,亨。井居其所而遷,韓曰:井居不移,而能遷其施。

履以和行,謙以制禮,復以自知,恒以一德,損以遠害,益以興利,困以寡怨,井以辨義,巽以行權。

損以遠害,損己則人莫之害。益以興利,興利以益人。困以寡怨,牛悔叔曰:困而不失其所,亨。寡怨者,不怨天,不尤人。井以辨義,識義所在,處之不移。

右第六章

易之為書也,不可遠。

道不可須臾離。

為道也屢遷,變動不居,周流六虚,上下无常,剛柔相易。

凡易之六位,剛柔迭居,二有君上用謙德之象,五有臣子居盛位之象。五不必專于為君,故有箕子之明夷;二不必專于為臣,故有王用享于帝。

不可為典要,唯變所適。其出入以度外内,使知懼。典常要約,自内適外為出,自外適内為入。易出入六爻,以為人内外之法度。

又明于憂患與故,无有師保,如臨父母。

故謂事之所以然,无有師保,自得楷法,如臨父母,言可嚴畏。

初率其辭而揆其方,既有典常,苟非其人,道不虚行。易之為書也,原始要終,以為質也。

易以窮物之終始為本質。

六爻相雜,惟其時物也。

時異事殊,吉凶不同。

其初難知,其上易知,本末也。初辭擬之,卒成之終。若夫雜物撰德,辨是與非,則非其中爻不備。

雜物撰德,錯綜時物,數其德行。中爻謂二至五。

噫!亦要存亡吉凶,則居可知矣。知者觀其彖辭,剛思過半矣。

彖統卦德。

右第七章

二與四同功而異位,其善不同,二多譽,四多懼,近也。

同功,韓曰:同隂功也。多懼,韓曰:逼近君,故多懼。

柔之為道,不利遠者,其要无咎,其用柔中也。

柔之為道,或以近而多懼,或以遠而不利,其要在于随時適宜,不犯于咎,以中為用而已。

三與五同功而異位,三多凶,五多功,貴賤之等也。其柔危,其剛勝邪?

易之為書也,廣大悉備,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。兼三才而兩之,故六。六者非它也,三才之道也。

三才各有隂陽。

道有變動,故曰爻。

爻以效三才之變動。

爻有等,故曰物。

上下剛柔,各有貴賤,等級不同,以象萬物。

物相雜,故曰文。

剛柔相雜,然後成文。

文不當,故吉凶生焉。

或承或乘,有愛有惡。

易之興也,其當殷之末世,周之盛德邪?當文王與紂之事邪?是故其辭危。危者使平,易者使傾。其道甚大,百物不廢。懼以終始,其要无咎。此之謂易之道也。

其辭危,惡直醜正,實繁有徒,易者使傾。韓曰:易,慢易也,其要无咎。福莫長于無禍。

右第八章

夫乾,天下之至健也,德行恒易以知險;夫坤,天下之至順也,德行恒簡以知阻。

乾健坤順,各守一德,以生萬物,故曰易簡。然探賾索隱,鉤深致遠,萬物之情,偽不能逃,故知險阻也。

能說諸心,能研諸侯之慮,定天下之吉凶,成天下之亹亹者。

王輔嗣略例曰:能研諸慮,則侯之衍字也。人以易能言吉凶之所在,故悦之;知得失之有報,故審而行之。

是故變化云為,吉事有祥,象事知器,占事知來。

象事知器,以制器者尚其象;占事知來,以卜筮者尚其占。韓曰:夫變化云為者,行其吉事,則獲嘉祥之應;觀其象事,則知制器之方;玩其占事,則覩方來之驗也。

天地設位,聖人成能。

天地能示人法象而不能教也,能生成萬物而不能治也。聖人教而治之,以成天地之能。

人謀鬼謀,百姓與能。

曰:鬼謀,寄卜筮以攷吉凶也。光謂聖人謀之於人,謀之于鬼,以攷失得,故舉無不當。能如是者,則百姓與之。

八卦以象告。

示以吉凶之象。

爻彖以情言。

言其失得之情。

剛柔雜居,而吉凶可見矣。

各居其所而不相交,則無吉凶。

變動以利言。

曰:變而通之以盡利。

吉凶以情遷。

恃吉而驕怠則凶,畏凶而戒慎則吉,故曰以情遷。

是故愛惡相攷而吉凶生,遠近相取而悔吝生,情偽相感而利害生。凡易之情,近而不相得則凶;或害之,悔且吝。

攻,猶取也。

將叛者其辭慙,中心疑者其辭枝,吉人之辭寡,躁人之辭多,誣善之人其辭游,失其守者其辭屈。

辭慙者不能隱其實,辭枝者一左一右,辭寡者敏于行,辭多者急求人知,辭游者必苟巧飾,辭屈者内無主。

右第九章

×关闭
微信二维码